三月
根據日本古書「奥義抄」記載陰曆3月份(今國曆4月份左右)稱為。
是因為一到春天,花草皆露新芽,到了3月更是百花齊放、草木皆生的盛況。據說,本來的3月份是由 「」(欣欣向榮)之意而取名為的,演變至今被省略成現在我們看到的了。
另外,象徵3月份的說法還有例如 桜月、桃月、雛月、花見月、花咲月、夢見月等,唸法上雖有異,但全都讓人感覺到3月是個洋溢著春天的氣息及專屬於女孩子們的特別月份。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現在日本人所說的"弥生",大多指新曆(國曆)3月份,也常見到西元的年曆上3月份的旁邊就註明,反而是在特殊情況下才會特別的說明「陰曆的」。
此外,如果各位尚未決定自己的日文名字的話,建議不妨考慮下自己出生月份或喜歡的月份的陰曆唸法,在日本也是有很多女孩子用月份來取名子的喔。
三月初
一到三月初各個學校便陸陸續續舉行畢業典禮,街上也會看到許多穿著一種叫的服裝的女學生們參加畢業典禮,那是一種罩在和服下半身,從腰一直拖到腳邊的罩裙,是日本特有的服裝。當我們看到學生們穿袴時,一定會聯想到新的學期也即將在四月份開始了吧!
三月三日 女兒節
說到3月,就令人不得不提最具代表、也專屬女孩子的。
在桃花綻開的初春裡,雛祭り又稱。家中有女兒的家庭會在每年的3月3日擺飾人偶娃娃,主要目的是要祈求保佑這個女孩子的平安幸福及健康的成長。
由來
據說,很久以前3月3日這天是屬日本五大節日其中之一的。
在那時一般人都認為上巳這天是災禍的日子,為了消除附在身上的厄運及污穢之物,便有在水邊玩並把人偶放入河中的習慣。這個習慣在平安時代(794~1192 )初期,又和日本宗教神道中的習俗相結合演變為平安時代貴族間自製樸素的紙人偶來裝飾,節慶過後便把它放入河中或海裡隨波而去,象徵人偶代替自己與病痛災難一起遠遠的漂走。這也是人偶娃娃的起源。
至今,在日本的岐阜県及鳥取県仍保有放水人偶的習慣。通常都會在3月3日的傍晚舉行,把各式各樣的人偶娃娃隨著供品漂流到河裡去,祈求更健康、平安。
後來因為技術的發達,自製的紙人偶也就成為平安時代上流階級女孩子拿在手上玩的玩具了。
而女兒節被定在3月3日舉行,那是在後來的室町時代(1338~1573)延續下來的。到了江戶時代(1603~1867)才確定這天是屬於女孩子的節日並有人偶娃娃的擺飾,但這都只限於宮廷及幕府將軍後宮中女性間的玩意兒。而真正女兒節的活動慢慢普遍於各個家庭中是到了明治時代(1868~1912)末期才開始的。
現在也有不少人將稱做是「桃花節」,那是起源於中國自古視桃花為長壽的象徵,而且將桃花枝懸掛於門柱也有驅邪避凶的效果,而日本文化也深受中國文化之影響,所以才會將桃花當作是的主題花。不過,舊曆年的3月3日不也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嗎?我想,這大概也是用桃花象徵的另一個說法吧。
出處:http://tw.myblog.yahoo.com/jw!OFxhU6WfEQSd6xrjAvs2jPMt/article?mid=171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