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俳句,是由17音組成的日本定型短詩,從俳諧的首句演變而來。日本最早的俳諧出現於《古今和歌集》,正岡子規把俳諧的首句從俳諧中獨立出來,單獨成體,稱為俳句。
俳句是一種有特定格式的詩歌。俳句的創作必須遵循兩個基本規則:
- 俳句由五、七、五共十七個日文音組成。音數多於五、七、五被稱為「字余」;少於五、七、五則被稱為「字不足」。
- 俳句中必定要有一個季語。所謂季語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節用語。在季語中除「夏季的驟雨」、「雪」等表現氣候的用語外,還有像「櫻花」、「蟬」等動物、植物名稱。
- 另外,如「壓歲錢」、「陽春麵」這樣的風俗習慣也多有應用。這些「季語」通常帶著現代日本人民對於幼年時代或故鄉的一種懷念眷戀之情。
- 俳句中沒有季語被稱作「無季」;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季語被稱作「重季」。
俳句流傳到其他國家,對不少國家的文學都有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前,俳句就已經流傳至西方,不少西方國家都有仿照俳句形式以本國語言寫成的文學,俳句於五四時期左右傳至中國。
全站熱搜